呼倫貝爾草原羊肉都有了溯源碼標簽。
這種模型為寧夏特色農作物種植結構的提取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目前,項目成果已應用于寧夏特色農作物農業保險及水利設施設計領域,“遙感+農險”模式將進一步助推自治區脫貧富民戰略的實施。
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土特產,李柳萍還帶動了村里的貧困戶脫貧。
強調鮮食瓜果品類的綠色、有機資質,向供給側、需求側發出明確信號,上海農業將步入綠色、有機時代。
自2010年以來,杭州市累計直接援建阿克蘇市的資金12.85億元,實施各類項目154個。阿克蘇農村電商運營中心、村級電商服務站都建立了起來。
蘇寧物流執行總裁姚凱表示:“全場景零售時代,物流行業由商流驅動的2.0時代進入資源驅動的3.0時代。”
進一步拓展以翠冠梨為代表的天寧特色產品流通渠道,推動整個天寧區域生態資源產品、農產品及特色旅游業的電子商務發展。
借助“互聯網+垃圾分類”,不少社區創新出了值得借鑒的方法。
據權威部門統計,重型柴油車等移動源,是北京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日,浙江省玉環市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通過智慧衛監預警系統發現十余家村級衛生室存在處方異常風險。
會議針對上虞區如何依溯源中國4.0平臺,促進當地“四季仙果”品牌的數字化建設……
辣條只是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側影,國家和社會對食品違法問題應“零容忍”……
農業農村信息化特別是“互聯網+”現代農業,不斷促進著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著強勁動力。
福建省水產品質量安全“一品一碼”全程追溯管理覆蓋福建省產地水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于2019年1月正式上線運行。
近日,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06年~2016年,我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從4240.36億元增長到22156.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98%。隨著零食行業全渠道融合的發展,“網絡零售+品牌連鎖”的“高流量+高體驗”的“雙高”融合模式將成為零食高端市場品牌建設的重點渠道模式。
為保障老百姓菜籃子,近日多部位聯動推進豬肉安全、穩定供應保障體系建設。專項治理行動還明確,要搗毀一批私屠濫宰窩點,打擊一批違法犯罪行為,抓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確保不因私屠濫宰導致非洲豬瘟疫情傳播擴散。
11月24日,種植戶在江西新余渝水區南安鄉“紅美人”果凍橙種植基地采摘。通過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推動信息技術連接“三農”,為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提供新動能。
新華網溯源中國4.0平臺產品矩陣成員—四川科庫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優農幫項目入選2018全國網絡扶貧創新優秀案例。
中國透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一物一碼”解決方案榮獲第十屆“數字化首席營銷官峰會暨華鷹獎”。
由中共石臺縣委、石臺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國家品牌網承辦的安徽省石臺縣富硒土壤調查評價成果新聞發布會11月28日在北京舉行。
充分發揮了農藥械行業發展“風向標”、植保系統創新“指南針”和農資產品供需對接“大平臺”的作用。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室在我國山羊奶產地鑒別方面取得新進展,建立了基于穩定同位素和礦物元素指紋分析技術的山羊奶產地判別模型,并驗證了指紋信息與產地環境的相關性。
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打通養殖全產業鏈,實現了農牧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互聯網化。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16日表示,春節前我國“菜籃子”產品供應總體有保障,部分品種價格可能波動上行。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8年12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同比下降4.8%;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8.3%,連續3個月跌幅超過5%的預警線。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標志著中國對食品藥品等入口特殊商品網絡經營的政府監管開始進入探索階段。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印發2018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的通知》。
2018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技術發明獎、技術進步獎、產品創新獎3個專項獎,共有32個項目獲獎。
體現了北京農企從傳統種養向前沿科技和農產品深度開發轉變的趨勢。
北京市商務委昨天下午在朝陽區團結湖金瀛菜市場組織召開全市蔬菜網點建設現場會,會上透露,今年1-10月,全市新建和規范提升了蔬菜零售網點615個。目前全市已有菜市場、菜店、生鮮超市、便利店搭載、蔬菜直通車、智能售菜柜等各類蔬菜零售網點8500個,全市已有2400余個社區具備兩個以上蔬菜零售網點。
其中蔬菜、水果和堅果加工,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以及方便食品三大行業位列前三。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計劃,7月到8月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分赴遼寧、青海、山東、廣西、重慶、四川等6個省(區、市),檢查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情況。檢查中發現,有的地方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起步晚、基礎弱的問題,基層監管能力手段不足,且越往基層越薄弱。
一些自制食品披上“家庭作坊”、“媽媽味道”的“外衣”,通過網上購物平臺,滲入普通人的生活中。除了國家行為外,一些電商平臺也積極落實主體責任,通過行業自律為消費者吃上安全的食品保駕護航。
去年以來,福州市創新啟動“一品一碼”(一個批次產品有唯一的追溯碼)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全力護航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餐飲食品供應中轉物流總倉揭牌,車輛和食品原料24小時駐點監管,送到進博會的“熱飯熱菜”全程可追溯。
近年來,延邊州在政策扶持、環境營造、綜合服務等方面,夯實公共服務體系,強化與電商大平臺對接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延邊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之路。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建設重要產品進出口安全追溯體系,實現重點敏感產品全過程信息可追溯,與國家重要產品追溯平臺對接,實現信息共享。
2018全國智慧農業論壇于10月13日在京召開。此次論壇旨在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推動信息技術在農業各個領域也包括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如何才能把農產品的“身份證”加快變成市場的“通行證”?
10月13日,河南省二維碼規范應用推進會在鄭州召開。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產品,將全程追溯。
在跨境網購中,貨品從原料采集到生產流通再到消費者手中,究竟經歷了怎樣一場漂流?唯有讓整個過程得到有效監督,方能回應消費者的關切與訴求。
近日,寧波保稅區市場監管分局在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中心首次啟用移動執法監管系統,開啟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
今年以來,重慶市開州區開展農產品品牌電商溯源體系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隨著便民溯源服務終端近日陸續進入順義各大商超,從源頭把控蔬菜和肉類安全到消費者的食品追溯系統正式在順義建設完成
南京高淳區北漪路的北漪市場完成智慧化升級改造后不僅可實現農產品溯源,還能實現線上交易、送貨上門、大數據采集等。
9月27日,經過三年建設,武漢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正式上線。312家肉類、水產、蔬菜等涉農企業和監管站納入追溯系統。
金秋時節,云南省羅平縣近40萬畝玉米相繼進入成熟收割期,當地農民搶抓農時做好玉米采收和晾曬工作,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近日,家住迎園新村六坊的朱阿姨像往常一樣到附近的迎園菜場買菜。在經常光顧的肉攤前,她發現了新的“西洋鏡”。原來,迎園菜場每個攤位前都配備了智能秤和建設銀行提供的智能POS機。
在實施標準化生產方面,石家莊市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特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推進品種選擇、生產過程、終端產品的標準化。
為推進“一品一碼”全過程可追溯體系建設,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福建省農業廳、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于日前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建立實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制度。
近期,漳州市食安辦首次聯合市效能辦共同開展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借助效能督查手段推進“一品一碼”建設工作的開展。